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

張峰榮|北市大直工安意外 這五大面向成關注重點


大直工安意外,造成民宅塌陷的憾事,對國人產生極大的心理震撼,同時亦引發大眾對於建築、居住安全的重視。就我觀察,該事件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,其中以下五大面向更是重中之重。

 

掌握新訊?加入安信line@

 

一、鄰損法規不完備:舊有的「台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」規定,只由建商的監造人和技師進行安全認定,這一點遭到外界質疑建商有「球員兼裁判」的問題。所幸台北市政府立刻亡羊補牢,修訂「六大損鄰規則」,新增由公正第三方技師公會進行複核,安全認定時間由現行14日縮短為3日。一旦發現有公安疑慮則勒令停工,並要求承造人提出緊急應變措施與安全維護計畫,考量近期各界對於工地安全之重視,現行施工中之工地,即刻需求依此方式實施,果斷的解決了原有的問題。

 

延伸閱讀:【張總專欄】營建職災頻傳 「全案管理」可有效控管

 

二、分配比例談不攏,成為提升居住安全的最大障礙:據內政部統計,截至今年Q1為止,台北市平均屋齡逼近37年,超過7成多的房屋是屋齡達30年以上的老屋,一旦發生大地震,後果難以設想。多數屋主並非不願重建,關鍵都卡在分配比例不符合屋主期望。事實上,只要屋主100%同意,即可透過安信建經「全案管理」方式委建,屋主可獲得最大分配比例,且不會因成本考量而犧牲安全性。

 

三、「全案管理重建模式將更受重視:由於「全案管理」可讓地主在不犧牲安全性下,獲得最大方分配例,換回的房屋坪數較多,但因多數地主對「全案管理」較為陌生,因此市占比重有限。倘若主管機關願意協助推廣,我相信不僅能促進老屋重建效率,重建後的房屋更能促進居住安全。

 

延伸閱讀【知識文】:自地自建程序簡單方便,安信建經「全案管理」掀起地主開發新風潮!

 

四、土壤液化潛勢區再掀風波:大直地區地下土質鬆軟,以及土壤液化潛勢區等議題再掀起熱議,不少購屋族緊張地查詢自己買房區域的潛勢區狀況。不過,我個人認為台灣建築結構設計、土木技術與擋土工法都已經相當的成熟,大部份工安意外發生,皆以人為因素占最大比例;目前以全開挖式工法來說,包括內撐式、順打、雙順打、逆打、背拉式等工法,大部份營造廠都可承攬施作,只要做好基地的地質調查、按圖施工、遵循法規標準,不偷工減料的話,建築與居住安全無虞,這點倒不必過於憂心。

 

五、監測系統疑慮浮現:建築工程的監測系統十分重要,假如監測數據發生異常、或達到停工標準,工地若忽視系統警告就可能發生災害。一般來說,監測系統能確實掌握施工情況的變化並防止災害的發生,而監測系統大致包含傾斜儀、水壓式水壓計、氣壓式水壓計、振動應變計、土壓計、鋼筋應變計、隆起桿、沉陷量等八種觀測儀器。

 

掌握新訊?加入安信line@

 

監測儀器是最為客觀、可靠且公正的科學器材,無論施工方或主管機關都必須仰賴儀器數據作出下一步決策。然而,在大直工安意外中,監測儀器數據似乎未起到作用;新聞報導指出,監測數據可能遭到忽視、甚至是人為歸零等違規操作。我個人建議,主管機關可建立數據監控中心,將全市電子儀器監測數據即時上傳至主管機關的監控中心資料庫中,一旦數據出現異常,能立刻作出反應,減少人為傳遞數據過程中發生的弊病。

 

以上數點,僅為個人淺見。個人期望,大家協力同心,共同為老屋重建奉獻心力,為建築和居住安全大步向前邁進。

 

了解更多?接洽安信

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